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近日,我校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结项答辩会顺利举行。党委委员、党委工作部部长高水冕,质控办主任吴伟萍,团委书记孙晓燕受邀担任本次答辩会评委。
15支实践团队依次登台,围绕实践主题、过程、成果与感悟展开汇报,展现了我校学子扎根基层、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。多支助农团队借力新媒体平台,打造特色农产品宣传矩阵,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;“童眼看自然・飞翼启新知” 团队面向青少年开展自然科普活动,点燃孩子们探索科学的热情;“青筑孙楼” 基层治理综合服务项目团队下沉社区,参与矛盾调解、政策宣传等基层工作,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贡献青春力量。多支团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,挖掘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让红色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焕发新活力。“追溯非遗蓝印花布”“非遗董永叙事谱系,舞蹈口述史研究” 社会实践团队深耕非遗文化领域,通过实地走访、技艺学习、口述史记录等方式,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注入青春动能。
各团队汇报结束后,评委们从实践创新性、社会实效性、团队协作力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,现场公布团队得分。最终,所有团队均顺利完成结项答辩,充分展现了我校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。
此次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结项答辩的圆满落幕,不仅是对各团队实践成果的总结与肯定,更激励着我校学子继续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深入基层、服务社会,在实践中增长才干、锤炼品格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。未来,我校将持续深化 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内涵,搭建更多实践育人平台,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践行青春使命。
图:张自仪
文:李依诺
审核:孙晓燕